西咸新区:下好集体经济 “一颗子” 激活乡村振兴“一盘棋”

西咸新区坚持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,推行改造闲置厂房 、新建农贸市场、利用闲置空地、出租门店商铺等,多元合作共赢发展集体经济增收模式,新区集体经济呈现出百花齐放、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
盘活闲置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

“我家有4口人,一年分4桶油,能吃多半年,我们村不仅每年都给股民分油,每年又向我母亲送‘拜年爱心红包’,村里有钱了,我们的生活也提高了。”西咸新区永乐镇永丰村新建组的郭亚莉一边照顾92岁的母亲一边高兴地说。

永丰村人多地少,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以务工、运输、经商为主,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。近年来,永丰村立足村情实际,以壮大集体经济,增加村民收入为目标,盘活集体闲置资产,走出了一条“股份经济合作社+ 农户”的产业发展新模式。



2018年6月,永丰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,通过实地调查、召开座谈会,征求群众意见,在群众同意的基础上,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,对村内老旧学校及厂房进行改造重建,并对外出租,租金收入实行按股分红。“我们对原永丰村小学旧址、原永丰村机械厂旧址、原永丰村针织厂旧址进行升级改造,并对外招租,同时带动村民就业、农户增收。连续3年对全体股民进行实物分红,给全村75岁以上老人送上慰问金,送去新春祝福。”永乐镇永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张彦辉说。

永丰村对村闲置资源盘活利用,不仅为村集体增加年收入,还改进了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了村容村貌,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,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
三村资金“抱团” 集体经济“蜕变”

“您好!您的菜上齐了,请慢用。”“您好,这是菜单,您随意点。”陈鲁杰忙的不亦乐乎。

陈鲁杰是北杜街道北杜村二组村民,做餐饮已快20年了。“以前,在马路上‘摆摊’,环境不好,有时还影响交通。如今,我们在北杜综合农贸市场新开了餐馆,这里环境好、平时客人还不少,村民家里有事也在这里包席,一年算下来收入还不错。”提起如今的餐馆,陈鲁杰难掩内心的喜悦之情。



2022年4月,北杜街道北杜村、南杜村、靳里村三村牵头成立启航农兴商贸有限公司,聚力壮大集体经济发展,聚焦乡村振兴战略,以众人集智、集体出资、政府支持、公司支撑,建成北杜综合农贸市场,盘活了三个村“躺账”资金。

北杜村北杜综合农贸市场于2022年9月1日正式运营。一经建成,北杜综合农贸市场起到了带动发展、促进消费、服务周边、促民增收的综合效用,这是北杜街道聚焦“三变”(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)改革蹚出致富的新路子。

“多年来,北杜主街道,以街为市,堵塞交通,尤其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中,成为乡村建设的‘短板’。经过北杜街道整体规划、合理布局,将农贸市场建于物流园区核心位置。”北杜街道北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王春昂说。

该农贸市场用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约为4500平方米。市场主体规划分为餐饮、海鲜、副食品、肉类、蔬菜等区域。“马路市场”摊贩成功实现“入室经营”,从原来的临时摊贩变成现在“有摊位、有专人管理”的规范经营户。



“农贸市场主要辐射周边10多家物流企业、小区及村庄,市场建成后,新增创业经营户26家,解决就业劳动力100余人。农贸市场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长期以来占道经营、以路为市的问题,也改善了街道容貌,提升人居环境,加快美丽新乡村建设步伐。”王春昂说。

充电站 “下乡” 集体经济“提速”

“自从村里有了新能源充电站,给车充电可方便啦!这里环境好,不仅可以洗车,还可以休息、看书、喝咖啡,有时还能观看最新影片,这些都是免费为顾客提供的。工作人员服务热情又周到,晚上下班回来,车停在充电站,走着就到家了,真是为村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呀!”龚西村六组梁启帆高兴地说。

经过多年发展,渭城街道龚西村周边已形成物流运输、仓储服务的集散地。“这片空地原用于停放社会车辆,考虑到市场需求和村民的一致建议,我们邀请专家进行市场考察论证,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,将这片空地收回村集体,以‘引进社会资金+村集体土地入股’的形式建设新能源充电站,发展集体经济,提高村民收入。”渭城街道龚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尹昭飞说。



据了解,新建设新能源充电站,有快速充电桩17个,同时可为34辆车充电,配套有室内外270平米的全功能新型服务驿站、全自动洗车站等一站式服务,所有公务用车免费清洗。并带动村民“家门口”就业增收,集体经济年收入约20万元。



集体经济结硕果 群众分红笑开颜

“自从搬迁到新房后,不仅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,房子出租也有租金,村民还有了稳定收入,小区环境既干净又整洁,最主要的是我们每年还能领到村里的分红。2022年开始村合作社就给我们每人分2000多元,2023年初也领了分红款,还发了米、面、油、蔬菜等,真是幸福的生活比蜜甜呀!”曹家庄三组村民蔡转过乐不可支地说。

高桥街道曹家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自成立后,依托交大创新港带来的良好契机,2021年11月,合作社将村民每人10平米共计8850平米的商铺向外出租,为村民带来了稳定持续的收入。



“2022年,商铺成功出租后,当年人均分红2220元,2023年前半年,每个股民暂分1850元。”高桥街道曹家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许权衡说,自合作社成立至今,为村民现金分红996000元,转账分红3597880元,发放米、面、油、蔬菜等春节礼包260000余元,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了村民的肯定与信赖。

在西咸新区,群众每年能领到分红款,还有三桥街道肖里村,村民不仅每年能领到村合作社每人每年4000元分红款,全村村民每年的合作医疗保险费都由村合作社全部“买单”。



“现在生活可幸福了,像我这么大年纪,都没敢想,在家门口竟能找到工作,每天工作很轻松,就是对车辆信息进行登记,每月不仅能领到工资,村合作社每月还发120元养老补贴,真是享福啦!”肖里村78岁的薛利民提起现在的生活,笑得合不拢嘴。

“我们村临近周边几个工业园区,经济相对活跃,外来务工人员较多,我们就新建了临时停车场,规划了停车位,停车收费年收入约140万元,壮大了村集体经济。”肖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薛湘茹说,合作社除过每人每年4000元分红外,还给村民免费缴纳合作医疗保险费,并为60至70岁老人每月发放补助金120元,为70岁以上老人发放补助金每月150元,遇到特殊节假日,组织老人出去旅游,吃团圆饭。如今,村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,村集体经济也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


“西咸新区围绕4种路径、8种模式,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新路径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截至目前,村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以上的有217个,,50万元以上的有20个,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有9个。”西咸新区基层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,下一步,我们以农村集体资金、资产、资源等要素为基础,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为目标,积极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方式,多措并举发展村集体经济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



(记者 孙金龙)

主办单位:西安市乡村振兴局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

地址: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09号二号楼八层联系电话:029-86787078

网站标识码:6101000133陕ICP备20001181号 陕公网安备 6101910200020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