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休后她回到农村创办养老机构
稳稳托起留守老人幸福生活

■记者 袁玥

在蓝田县三里镇,有一家特殊的养老院,每到饭点,附近4个村庄的留守老人都习惯来这里吃饭。“一顿5元,给老人们管够、吃好。”创办者高西红为了农村的留守老人老有所依,从城市回到农村后自费创办起综合养老服务中心。“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老人,当他们的亲闺女。”一直是高西红心底最深的想法。

看到老人饭吃得好心里就踏实

夏末的三里镇柴寨村,山塬交错,川岭共生,秋色已尽染群山,蝉鸣阵阵的阡陌间有着一份世外桃源般的静谧。

蓝田县三里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二层小楼就位于这里。下午两点半,服务中心的餐厅里升腾起一股浓浓的饭香,40多位老人正在排队打饭。

“赵大爷,今天吃炒面呢,多来点?”“好嘛,谢谢!”工作人员耐心询问每位老人,给他们盛好适量的饭菜。老人们围坐在十几张桌子边,吃饭夹菜,惬意闲聊。

按照农村人的习惯,养老服务中心一天供应两顿正餐:上午九点和下午两点半。上午一般是豆浆、稀饭、花卷、包子、鸡蛋还有小菜,下午一般是米饭和荤素炒菜,晚上还提供简单的稀饭或汤羮。

“这饭好,适合我们老年人,营养搭配均衡还软烂好消化,工作人员都特别亲切。我每天来这儿吃,还能和老伙伴们聊天,可高兴了!”杨大爷对记者说。

看到眼前这熟悉不过的场景,高西红满足地笑了。“看着老人们饭吃得好,我心里就特别踏实。”

不忍看到留守老人孤苦终老

“都是乡里乡亲,我不想看到任何一个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而孤苦终老。”谈起创办养老服务中心的初衷,高西红这样说。

2019年9月,高西红回到老家柴寨村看望几位相熟的留守老人。她端着饭菜去敲一位老人家的门,敲了好长时间不见回应。她预感不妙,就叫来几个年轻的邻居翻墙进院打开屋门,发现老人已经离世了……还没过多久,村里又有两位老人突发急病,在没有亲人陪伴的情况下过世。

半年内3位留守老人的遭遇令高西红十分悲痛,也成为压在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。如何让村里的留守老人按时吃上热饭、安享幸福晚年,一直萦绕在高西红心头。

2020年过年期间,高西红决定放弃城市退休生活,在老家自费开办一家养老院。“反正我也退休了,能回到农村再发挥余热,挺好。”

经过近一年的筹备,高西红把家里可以抵押的资产全部抵押,贷款460余万元,终于在2022年办起了蓝田县三里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。

柴寨村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,不少留守老人独自生活。高西红的养老服务中心需要解决留守老人的就餐问题,同时还有全托的失能、半失能老人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照料,资金和服务人员紧缺成了大问题。

为了给留守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就餐条件,2022年下半年,高西红代理运营了柴寨村“慈善幸福家园”,并开始硬件设施改造,最大限度为周边的老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。改造建成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,每间房内都有独立卫生间、全屋地暖、独立空调、无线电视,医用床头应急呼叫器等。为方便居住在二楼的老人,高西红还抵押了自己的车加装了医用电梯。

今年2月,蓝田县三里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柴寨村“老来福”老年助餐中心经过了4个月的试运行后,正式面向社会试运行,服务本村和周边各村组的孤寡、留守老人。目前共有65名老人在助餐服务中心登记就餐,享受每顿饭5元的优惠政策,并且有15名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长期入住。对于村里几位不愿入住瘫痪在床的老人,服务中心就安排工作人员为他们免费送餐到家。

让老人们感受到家庭般温暖

儿女在外工作的李大爷,年事已高且患有阿尔兹海默症,是最早入住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。

刚来时,李大爷处于半失能状态,有时甚至认不清自己的儿女。为了逗李大爷开心,工作人员经常给李大爷拍抖音短视频,把李大爷打造成“洋气小老头”,逗得李大爷合不拢嘴。就这样,在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下,如今李大爷可以拄着拐杖到处转了。有时周末儿女接他回家小住,李大爷还像小孩子般“不情愿”。

高西红还定期为老人们举办生日会,不让任何一位老人的生日因子女不在身边而被遗忘,让老人们感受到家庭般温暖。为让老人们生活更丰富多彩,服务中心还专门为大家提供自乐班学秦腔、练书法。还开辟了几亩菜地,让老人们种植蔬菜、玉米、油菜等,不仅能享受农耕乐趣,还能让他们自给自足吃到绿色有机蔬菜。

“我还想继续干下去,这么多老人离不开我,我做得还远远不够,以后要在重视老年人心理问题这方面多下功夫,给他们更多的关爱。”逝水不停,行孝莫止。今年已经54岁的高西红说,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百善孝为先的传统要永远传下去。

主办单位:西安市乡村振兴局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

地址: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09号二号楼八层联系电话:029-86787078

网站标识码:6101000133陕ICP备20001181号 陕公网安备 6101910200020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