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卷·脱贫铺就幸福路之饮水保障篇


农村饮水安全事关民生福祉,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。近年来,西安市水务局对照农村饮水安全“四项标准”,坚持“六有四化两确保一满意”的建设、管理思路(即:有稳定可靠的供水水源、有齐全完善的供水设施、有专职固定的管理人员、有按量计费的收费标准、有正常运转的经费保障、有长效管护的制度规范;集约化、节约化、公司化、公益化;确保水量充足、水质达标;最终达到群众满意),聚焦任务目标,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,大力发展农村供水事业,累计建成农村供水工程2364处。有效解决了全市1个贫困县、291个贫困村、6.84万户贫困户、24.24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。



全面核查摸底 对标补短“更精准”

西安市水务局积极与扶贫部门联系,核准贫困村、贫困户具体数量,建立台账,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。坚持“锁定对象、精准发力、分级负责、全面覆盖”的原则,对照农村饮水安全“四项标准”,组织100余人次进村入户进行实地核查,贫困人员饮水安全全部达标。此外,深入查找水务行业脱贫攻坚的问题和不足,开展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排查5次,其中“三排查三清零”共排查问题248个,供水工程建设管护运行共排查问题687个,目前已经全部整改到位。有效利用“四级回访”机制,解决群众反映问题89个,全面提升群众满意率。

整体统筹规划 群众取水“更便捷”

2014年以来,西安市水务局累计投资8.6亿元,改造和提升1631个涉贫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共计1015处,农村集中供水比例达到99%。据了解,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按每人每日50-70升设计并建设,高于人均日供水20升以上的安全标准,目前已基本达到24小时供水。农村供水管网已实现全覆盖,水龙头全部安装到户,群众取水方便,改变部分地区群众“没水吃、找水吃”的困境。

促进水质提升 饮水保障“更安全”

通过水源置换,彻底解决了渭北和汉城遗址内78个村22万群众高氟、苦咸水问题。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,安装分质供水器690台,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喝上“优质水“。安装消毒净化设施1648台,全面解决了的水质不稳定问题。今年全市抽取的2460个水样全部达标,贫困群众的饮用水已达到国家标准。

建立长效机制 工程运行“更高效”

长期以来,农村供水工程“点多、面广、线长”,管护是困扰供水工程正常运行的难题。对此,西安市水务局从六个方面加强改进。一是牢牢牵住水费收缴是农村供水管理的牛鼻子。每月对水费收缴工作进行督导指导,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从原来的70%提升到93%;二是明确区县政府主体责任、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责任和镇村运行管护责任,并将责任人和联系电话在我局管网进行公示,接受群众监督;三是出台《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十项规定》、《加强和规范农村供水运行管护工作》等规范性文件,对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细化规范;四是落实管护机构和人员。全市各区县均成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构,镇(街办)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分管干部、供水工程落实管理人员,加强日常监督和运行管护。采取专题培训和以会代训方式,先后培训村级管理人员619人次,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;五是明确管理维护经费。按照2:1的比例,市县财政支持不低于1200万元,对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进行补贴,确保供水设施正常运行;六是创新管理模式。推动农村供水工程管护实行企业化运作、专业化管理,鼓励专业管理单位或懂技术、懂管理的人员参与。阎良区利用现有管理单位,建立城乡一体化供水模式。临潼区通过“先进”带“后进”,延伸接管的方式,解决管理难的问题。鄠邑区成立专业化国有供水公司,依托千吨万人供水工程,区域划片进行管理。蓝田县成立城乡供水服务公司,全面接管单村供水工程。各区县勇于创新,为提高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。西安市农村供水工程基本实现“有人管、有法管、有钱管、管理好”的运行管理目标。

下一步,西安市水务局将持续抓好饮水安全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,坚持不懈、久久为功,让农村群众长期稳定的喝上放心水、安全水、满意水!


主办单位:西安市乡村振兴局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

地址: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09号二号楼八层联系电话:029-86787078

网站标识码:6101000133陕ICP备20001181号 陕公网安备 61019102000204号